您好,歡迎來到生物通今日動態!
會員注冊
生物通快訊免費訂閱:
生物通快訊免費訂閱:
[更多]科研動態
·《Cell Stem Cell》癌癥突破:確認導致干細(1-17)
·一萬年來免疫系統的進化(1-17)
·Cell Stem Cell:導致干細胞死亡或再生的(1-17)
·個人護理產品可能引發早產?Nature子刊警(1-17)
·兩個研究小組逆轉了小鼠衰老的跡象!(1-17)
·Nature子刊:新發現,不良飲食會損害全身血(1-17)
·Science:腸道細菌會影響大腦健康(1-17)
·幾乎與人類的完全相同的腎上腺(1-17)
·Nature子刊:免疫細胞先前未知功能——T細(1-17)
·《Neuron》“不確定帶”影響大腦形成新記(1-17)
[更多]研究成果
·Small | 生物合成黑色素納米顆粒用于光聲(1-17)
·衰老過程中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復活強化老(1-17)
·人參皂苷Rb1保護氧化應激誘導的卵巢顆粒細(1-17)
·蛋白質科學研究團隊與油菜團隊合作解析植(1-17)
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“中低產稻田減障提(1-17)
·我國學者與海外合作者在大氣銨態氮同位素(1-17)
·農藥毒理學及有害生物抗藥性團隊在害蟲抗(1-17)
·我校研究成果入選202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(1-17)
·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鄒衛文團(1-17)
·一個基于腸道微生物群落數據使用遷移學習(1-16)
[更多]投資政策
·基金委與蓋茨基金會四方案入選農業研究資(1-12)
·中山大學成立綠色化學與分子工程研究院(1-12)
·2023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事項公布(1-12)
·2022年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候選項目公布(1-6)
·2022年度信息科學部原創探索計劃項目資助(1-6)
[更多]生態環境
·新報告稱,海洋中的塑料污染不僅影響環境(1-11)
·iScience:瀕危鯊魚的基因組測序(1-6)
·水中抗生素殘留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(1-6)
·海洋浮游植物對未來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比(12-31)
·海底沉積的微塑料在20年內增加了兩倍(12-30)
[更多]科普新聞
·激素替代療法可以在高危女性中預防老年癡(1-17)
·為什么巧克力口感這么好?都是因為潤滑(1-16)
·Sybil人工智能工具預測肺癌風險(1-16)
·一項全球研究表明,強大的社會關系可以改(1-16)
·打開“黑匣子”,構建更好的人工智能模型(1-13)
[更多]產業信息
·JP Morgan 2023:安捷倫將擴大生產治療性(1-17)
·JP Morgan 2023:PacBio透露了新測序儀的(1-16)
·開獎啦!2022創新產品評選活動的抽獎名單(1-16)
·JP Morgan 2023:10x Genomics公布三大平(1-13)
·賽多利斯攜手RoosterBio推進外泌體生產下(1-13)
[更多]榮譽/獎勵/人物
·杜江峰同志任浙江大學校長(12-30)
·張平文出任武漢大學校長(12-29)
·第十五屆“談家楨生命科學獎”獲獎名單公(12-14)
·高福卸任國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,4個月前卸(12-6)
·8位教授被評為世界上最優秀和被引用最多的(11-17)
[更多]院校動態
·懷孕期間任何時候感染COVID-19都會增加母(1-17)
·轉基因水稻可能是解決氣候變化導致的糧食(1-16)
·《自然》支持70多個國家作者免費以開放獲(1-12)
·來自23個國家的調查:現如今,全球對COVI(1-11)
·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方案(第十版)》(1-9)
復旦大學朱棣團隊最新發文:在癌癥中RORγt 激動劑通過 CXCL10 促進單核細胞來源的樹突狀細胞增強抗 PD -1 治療
李艷華等人Cell Stem Cell發文: 化學重編程獲得巨核細胞及血小板研究領域重要突破
山東大學泰山學者李國君教授:全新的多樣本轉錄組組裝算法TransMeta
暨南大學尹芝南教授:IL-27信號通路可促進脂肪產熱,抑制肥胖
南京農業大學最新綜述:病毒-宿主相互作用網絡作為抗IAV藥物和抗SARS-CoV-2藥物的新靶點
軍事醫學研究院:持續新冠病毒感染的體內病毒變異和免疫應答特征
康毅濱Nature Cancer兩篇論文:新癌癥療法可以關閉主要癌細胞類型,而且沒有副作用!
中國科學人
生物通人才市場火熱招聘
特價專欄